<noframes id="rrvf5"><address id="rrvf5"></address>

      <em id="rrvf5"><span id="rrvf5"><nobr id="rrvf5"></nobr></span></em>

      <noframes id="rrvf5"><form id="rrvf5"></form>

      <address id="rrvf5"></address>

        <address id="rrvf5"></address>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有關收費項目及收費標準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關于公布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有關收費項目及收費標準》 的通知
        站點搜索
        科普小知識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


        從半斤八兩說起


        發布時間:2016-07-16 15:35:08

         
         

        作者:李鐵軍
        ——寫在5月20日世界計量日

                大慶中藍石化有限公司 李鐵軍

          “半斤八兩”意思是說,“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實力相當”。我曾一度疑惑半斤與八兩怎么會是一回事?八兩比半斤足足多出三兩,三兩于斤斤計較的買賣人是要爭論半天的。后來知道古代稱重單位以十六兩為一斤,半斤就是八兩。自稱重單位改進為十兩一斤,讓半斤遠離了八兩,換算變得迅捷,生意人遠離換算的繁瑣,有了更多精力投入生意,生意肯定好不少。

          在度量衡統一的歷史上我們要對一個人——特別鳴謝,這位就是秦始皇老人家,做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哥,始皇帝一不小心成為了度量衡統一的代言人,終以實力證明不光皇帝當的行,計量也是一哥。在統一六國后,秦始皇就著手度量衡統一問題調研。就當時歷史來說度量衡統一并非心血來潮,而是勢在必行,戰國七雄有自己的貨幣、計量單位、文字,統一只是軍事占領,只有文化占領才能真正實現統一。
        度量衡統一阻力可想而知,這意味六國原有文化體系的終結,六國在戰場上敗得一塌糊涂,六國遺老們想從保有傳統文化上達到長期分裂抗拒統一。

          歷史洪流終難逆轉,在選秀舞臺上,始皇帝終于成功晉級,將六國遺老淘汰成了觀眾,成就了自己的歷史獨舞。

          度量衡統一不僅在中國有著久遠歷史足跡,在世界上度量衡統一也有著深遠意義。1875年5月20日。17個國代表在法國巴黎簽署了“米制公約”。這是第一份全球范圍內采用國際單位制和保證測量結果一致的政府間協議。從此度量衡的統一由一國拓展到世界。1977年6月16日我國正式加入“米制公約”組織,擁有了使用國際單位制的執照。

          度量衡在我們身邊也無處不在,如:桿秤淘汰到電子秤的使用;家中每天都關注的水表、電能表等,這都是計量與生活關聯緊密的實例。

          從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到十六兩與十兩的轉換,不僅是換算革命,這更需要勇氣,因為這需打破人們傳統觀念,突破固化思維。這也充分表明計量已經不僅僅是計量,它更涵蓋著政治、觀念、文化等等許多。
        計量的統一降低了社會發展成本,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有人說“計量是工業的眼睛”,倒不如說“計量就是民生”更為貼切得多。


        ?

        友情鏈接

        ? 2015-2023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 版權所有 ICP證:京ICP備14006989號-1
        最佳瀏覽分辨率1280*800或1440*900為了本系統能更好的為您服務請使用IE8.0或以上版本瀏覽器
        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